首页 / 讲解队伍 / 正文

洛阳研学旅行心得

寻迹探夏都文明,访企逐创新发展

————洛阳研学旅行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3年11月11日,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湛蓝明净的天空上泛起了小小白浪。在贾馆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博物馆一行人组成研学旅行队伍,乘着大巴车,踏上了前往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中华文明址博物馆的征程。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很快就到了,从壮观的三面的灰色石壁画开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知识之旅。

二里头,古洛水之北,一个古老又神奇的村落,尘封着中华文明起源和记忆。在参观中,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回望这段不朽的文明。

大禹治水,划定九州。奠定了华夏国家的雏形。九州即禹迹,禹迹遍布中国,成为华夏文明的共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件西周的器物。豳(bin)公盨(xu)铭文是迄今所见最早与大禹治水相关的文物例证,它将大禹治水传说的确凿证据提前到了西周时期。秦公簋(gui)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所做器,秦虽偏居在陇东和关西中部,但也以居住在“禹迹”范围内为荣。反映了当时“禹迹”的正统观念早以深入人心。接着我们进去了一个像一幅画卷的展厅,上面以壁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大禹治水的整个过程。根据这些文物和史料记载,足以窥见当时大禹的丰功伟绩!

夏族部落林立,天下万邦。随着浏览的脚步,我们还分别了解了禹会村遗址,王湾遗址,灰嘴遗址,古城寨遗址,看了他们当时的陶杯,陶器盖,石铲,以及我国古代使用的炊具之一----陶甗。对我国古代先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夏王朝自十四代王孔甲始,国力渐弱,江河日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和王朝肇始夏王朝,消逝于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商王朝,走上历史舞台。

祭祀以通神人,是凸显君权自天而授,王朝膺受天命等政治理论的主要手段。

我们参观了圆形祭坛,幼猪祭祀遗存,以及一些残骨。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夏商周的青铜爵,探索了它的整个演变历程。

鼎是史前时期最常见的炊器。到了夏朝,青铜鼎发展为最重要的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这一传统数千年延续不绝,反映出鼎在贵族礼仪实施中的重要功能和在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参观了神奇的陶连体鼎,被称为“天下第一鼎”的网格纹铜鼎,了解了鼎的演变历程。

奉玉成礼,玉,帛是敬献给神灵和地位尊崇者的礼物,是先秦礼制中的主要礼器类别。我们参观了玉鸟形器,玉坠,玉戚璧,玉戈,玉剑等众多精美的玉器。感受到当时人们的鬼斧神工。令我震惊的是一件需在放大镜下观察的骨猴,虽小,却仍然精美。还有堪称完美的“天下第一爵”----美人爵。细细的腰和细长的脚给人一种很仙气飘飘的感觉。吸引我眼球的另一件文物是由508块绿松石拼成的精美兽面纹铜牌,它是作为主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同时搭配高科技技术,建设数字化展区,高度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作息和礼仪制度。二里头遗址现在开发的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精彩还将延续---参观的整个过程真的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吃过了美味的午饭后,我们起身去了万达铝业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公司的生产机制和杰出优秀的领导人才。我们都震惊于他们高端先进的生产机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此次研学旅行充实有趣,让我收货颇丰。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新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眼界。短暂而丰富的研学旅行使我的青春旅程更加精彩!




作者:蔡梦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