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馆长贾国涛率师生研学团队赴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开展专题研学。此次活动以“活化非遗技艺,厚植文化自信”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技艺实践和学术聘任等环节,积极探索高校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路径。

在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的全程讲解下,研学团队系统了解了从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的"纸画行"到明清鼎盛时期的木版年画发展脉络。通过鉴赏馆藏珍品,师生们深入理解了木版年画蕴含的中华传统伦理观念与民俗智慧,以及当代艺术工作者在传统技艺守正创新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


实践环节中,年轻的身影与古法技艺展开跨时空对话。同学们通过选版、上墨、拓印等工艺流程,在墨彩交融中深入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贺昊天同学表示,当我拿起棕刷、蘸上彩墨,亲手完成一幅年画时,仿佛与千年前的匠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次研学让我深刻认识到,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以创新的视角和行动,让这些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学术聘任仪式上,贾国涛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聘请任鹤林担任“文化育人实践导师”并颁发聘书,宣布共建“馆际联动文化育人共同体”。贾国涛指出,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从资源互通迈向价值共创的新阶段,未来将依托高校智库优势,重点构建非遗IP研发、数字展陈创新、研学课程建设三大育人矩阵,打造可复制的非遗传承教育模式。

本次研学活动创新采用"非遗工坊+文化地标课"的沉浸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高校博物馆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将持续推进“非遗传承工程”,深化校馆合作机制,着力培养兼具文化传承使命与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新时代的薪火传人。
撰稿:贺昊天
初审:王祎仁
终审:贾国涛